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13:描述立体形状的特征
文 | 谆仪
关于立体形状,除了最基础的区辨与命名的技能,在小学的教学中还需要孩子能掌握不同立体形状的特征,即边、角、面。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图片中的立体形状会有视觉上无法观察到的部分,因此建议家长可以找到相应立体形状的物件进行教学,便于孩子对于立体形状特征的掌握。
学习描述立体形状特征的先备技能:
1)孩子能区辨和命名平面形状和立体形状,
2)孩子具备点数报总数的能力。
训练目标1:
当他人提问特定形状的特征问题时,比如:正方体有几个面?,孩子能使用口语独立清楚地回答,如“6个面”或“正方体有6个面”。
注意:
· 在教导平面图形时,我们并没有着重这个技能,但实际上,家长也可以教导孩子描述平面图形的特征,比如,正方形有4条边、四个角,每条边一样长,四个角都是90度(或都是直角)。
· 在进入这个训练项目之前,家长需要先确认孩子了解什么是线、面、角。如果孩子没有这个概念:
第一步:先用平面形状向孩子介绍线和角:家长出示一个正方形,告诉孩子哪个是线,哪个是角,然后要求孩子指出线和角,或家长指着线或角时让孩子例句;当孩子能正确认识正方形的线和角时,家长再用长方形和三角形测试孩子,确保孩子能独立做出正确反应。
第二步:用立体图形测试孩子是否仍然能找出线和角,也可以介绍顶点的概念;然后向孩子介绍什么是面。和第一步相同,先使用一个形状,如正方形,来教导,然后使用其它的形状来测试。
当孩子能正确指认点、线、面时,就可以进入描述特征的训练。
教学准备:
空白的提示视觉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圆锥的物件(如积木)

视觉提示卡,如下图:

教学程序:
(以教导长方体的面的数量为例):
1、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的两边,将立体形状摆放在桌面上
2、家长请孩子随机拿起一个立体形状,如“拿出长方体”
3、家长提问,“有几个面?”
1) 如果孩子没有正确找到面,家长辅助孩子找到什么是面
2) 家长要求孩子点数,如果孩子点数有困难,可以数过一面就贴一个标志表示已经数过了。
注意:在数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按顺序,一个方向翻数4个面,然后加上“上”和“下”。在孩子点数时,家长可以教导这个规律。
4、当孩子数出正确的面的数量时,要求孩子将数量填入表格
5、家长夸讲孩子做对了,并且强调“长方形有6个面”(可以要求孩子仿说)。
6、同样的方法,教导孩子数出边、角的数量
7、最后和孩子讨论面的形状特点,以及其它特征,包括各个面的形状和大小,物件能否滚动等。
训练目标2:
当他人提问“请描述一下XX形状的特点”时,孩子能够使用语言清晰的描述出该形状的特征(如该图形有几个面、面是否一样大小、几条棱、几个顶点、是否可以滚动等)。
在进行目标2的训练时,孩子应该已经能回答每个单独给出的关于特征的问题,而这里的挑战是孩子是否能记得使用点、面、线等元素来描述某个立体形状。一般而言,我们不会要求孩子把所有的内容都讲到,但至少会要求孩子,在没有任何提示的前提下,独立讲出3-4个特点。比如,描述一下正方体的特点,孩子需要能回答:“正方体有6个面,这6个面都是正方形且大小完全相同,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都一样长,正方体有8个顶点”。在训练的时候,可以使用物件、图表等作为辅助,也可以使用写有“面、线、点”的关键词卡,以提示孩子要从这几个方面也进行描述。当然,在训练的最终是需要将这些辅助都撤销掉,孩子能在听到问题后直接回答。立体形状的特点总结在下表中:

扩展练习:
家长描述形状特征,由孩子说出是什么形状。比如家长说:“这个形状只有一个面,没有边和角,并且可以自由滚动,是什么形状”,孩子需要能回答,“是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