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3:提高加减法的做题速度

作者:谆仪行为咨询 2020-03-13

文 | 谆仪

当孩子已经能独立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后,接下来我们会在两个方面帮助孩子:(1)20以内加减法的心算;(2)提高做题速度。目标1的实现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目标2,但并不是充分的保证;要实现目标2,除了孩子有较强的心算能力外,还需要孩子具备独立持续的做题习惯。这两个目标可以通过以下练习帮助孩子逐步建立。

 

训练目标:

1.  当孩子看到20以内(加数或减数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时,孩子能马上(2秒内)独立写出正确答案(不会书写的孩子可以口语回答)。

2.  当给孩子10道20以内(加数或减数10以内),孩子可以在1分钟之内正确完成。

练习方法:

· 每次给孩子出10道题,写在一张纸上,要求孩子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的练习能让孩子得到反复练习的机会,并在多次的练习中增加做题的熟练度。10题是一个最小建议数字,如果孩子的能力较好,家长也可以适当增加题量,但最多建议不超过20题。)

1) 在孩子做题的过程中,如果孩子求助,先要求孩子尝试自己做(孩子应该已经完成了我们在上篇文章中讲解的用手指辅助来做加减法的技能,所以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当确实发现孩子卡壳时(比如,暂停时间超过5秒),家长给予从小到多的辅助(辅助的方法参照第一阶段加减法的训练)。

注意:在开始完成题目中,孩子肯定还是会依赖之前学习的手指计算法进行计算,此时家长不要阻止,我们是在反复练习中让孩子熟练,当类似的题目多次出现反复练习时,孩子就会逐步不需要依靠手指计算了。

2)  在孩子做题的过程中,如果孩子出现走神的现象(比如,孩子看向其它地方、玩手中的铅笔),暂停时间达到5秒时,家长用手轻轻碰触孩子或指指题,提醒孩子继续做题。

3)  在孩子做题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做错题,家长忽略,不给予任何反馈,从而不会打断孩子持续做题的行为。

4)  别忘了提醒孩子在做题的过程中读题,这个过程会有助于孩子的记忆。

 

· 在孩子完成全部10道题时,家长以正常速度批改孩子的作业。批改时用红色的笔,在正确的题后打✔️,在错误的题后打❌,最后给出分数。在连续批了几道正确的题时,家长可以很自然地口语夸奖孩子“真棒,都做对了”;当批到错误的题时,家长以平静的口吻说“这道题错了”(此时不要以任何负面的口吻给孩子反馈),然后接着批下一道题。

说明:我们在这里加入批改的过程,既是因为这是一个和自然环境基本相同的情境,同时也在帮助孩子接受出错。(如果您的孩子已经存在不能接受“错”这个行为,则需要另外进行干预。)

 

· 当家长批改完后,家长按孩子的成绩给出自然的反馈,比如80分以上,家长可以说“你做得很棒,只错了两道题“;80分以下,家长可以说“这次错了好几道题,下次要更仔细一点哦。”然后要求孩子订正错题,即让孩子重新把错误的题做一下。

 

· 在订正时,家长在必要时给予孩子辅助,以保证孩子给出的答案是正确的。

 

· 当孩子完成订正时,家长给予孩子事先约定的强化物。

 

加法口算训练

       这个训练,我们将通过行为塑造的方法来实现最终的训练目标。行为塑造是建立在孩子现有能力的基础上,通过逐渐提高或增加目标来达到最终的训练目标。所以,整个训练设置的关键在于家长给出什么样的题让孩子来进行练习。下面,我们会列出家长出题的变化的规则:

 

1)  先练习加法,当孩子掌握加法的口算后,再进行减法的练习,最终混合加减法。

2)  从小的数字开始,逐渐加入新的数字。比如先学习加数3以内的口算练习,当这个标准掌握后再增加到4以内、5以内,以此类推,最终达到我们的最终目标——口算完成加数10以内加法。

3)  除了第一阶段外,后续的阶段以5道旧题(即孩子能独立口算的题)+5道新题的形式介入。

4)     每次训练时,题目出现的顺序要有变化。

 

第一阶段:练习题举例:

 

第二阶段:加入数字4,5题旧题,任意加5题新题,任意顺序出现。例题如下:

减法口算训练

当孩子完成一个阶段的加法口算训练,就可以进行这些题的减法口算训练。训练的方法和上面描述的相同。

在减法计算中如果家长所出的题目中减数和被减数是一样的,家长要确保孩子已经掌握有0的概念。

 

口算速度训练:

· 所有前面阶段已经掌握口算的题,随机从其中抽取10题 。

· 如果已经完成了部分加法和减法的口算训练,在速度训练中可以使用加减混合题。

训练程序:

基本程序与上面描述的相同,不同的部分在于:

设定计时器,告诉孩子如果在计时器响(不需要告诉孩子设定了多少时间,因为这个规定时间在训练中是不断变化的)之前完成全部10道题,按正确率,得到不同的奖励(比如,正确完成10道题,可以玩手机1分钟,正确完成8道题以上,可以玩手机30秒;没有达到8道题的正确率,则没有奖励。)

·  确定计时时间的方法:

o   观察孩子目前独立完成 10道题所需的时间(比如,在2分钟-3分30秒之间),以最常见的最大值为训练的起点(比如,3分30秒)。

o   当孩子连续两次训练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0道题,并且正确率在80%以上,缩短给予的时间(仍然以观察到的孩子做题所花时间的最大值为参考)。

o   如果是给予加减混合的题,注意孩子是否需要一些额外的时间,家长在设定计时器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o   最终目标:将时间缩短至1分钟

 

注意:在这个训练中,如果孩子因为急于做题而造成正确率下降,可用以下方法:

· 将常出错的题放回上面提到的口算训练中进一步练习,增加孩子的熟练度。

· 在给出混合题时,可提醒孩子看运算符号,以避免孩子出错;如果在时间压力下,孩子经常不看运算符号,则先去除时间限制,以正确率为标准让孩子获得强化物。当孩子能很习惯地看运算符号后,再加入时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