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基础认知训练20:区辨有和没有

作者:谆仪行为咨询 2020-03-10

文 | 张蕾

 

【有】和【没有】是一组常见的反义词,用来表示人物、物件或特征是否存在于某个环境中,如,屋里有人、杯子里没有水,或对于人或物而言,表示他/它是否拥有某个物件或特征,如,小鸟有翅膀,小猫没有长长的鼻子等等。除了实体的物件与特征外,这组词语还可以描述其它特征,如,这个盒子里有声音,奶奶没有来等等。

 

在前两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相同与不同】和【是与不是】的教学程序。在【相同与不同】和【是与不是】的判断中,前者孩子需要与所呈现的一个对比物做整体或细节的比较,后者则是在呈现一个干扰物件的前提下根据给出的名称进行判断。【有与没有】的教学,其实是在【是与不是】的基础上增加了干扰物的数量,同样也是根据给出的物件名称进行判断,即孩子根据指令并观察多个呈现的物件/特征来判断目标物件或目标特征是不是存在。在日常生活中判断有和没有时,往往是在众多物品中进行辨别,比如,当被问到“文具盒里有没有笔”时,通常文具盒里不会只有一支笔或是空的。相反,文具盒里会有橡皮、尺子等其它的物件,孩子需要学会排除这些干扰,只根据目标物件来判断【有】或【没有】。因此,在教导【有和没有】这组概念时,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孩子学会在众多干扰物或干扰特征中辨别某个物件或特征的有无。

 

教导【有和没有】的程序和【是与不是】的程序很类似,最大的区别在于选择的训练材料不同。一般来说,我们会首先教授孩子辨别突出的、明显的人或物件的有无,之后再练习根据细节特征或按照颜色、类别等其它维度判断有无。

 

 

第一阶段

     在多个干扰物中辨别目标物件的有无

在这个阶段,我们呈现一组(两张)卡片,每张卡片中会有多个干扰物件,两张卡片中的物件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以判断“有/没有苹果”为例,“有苹果”的小筐中包括苹果、香蕉和橙子,在“没有苹果”的小筐中,有香蕉、芒果和橙子(如下图)。教导者在呈现卡片后,可以要求孩子判断哪张卡片有或没有苹果,也可以判断哪张有或没有芒果。

 

说明:在教导这组概念时,每个阶段的教学程序基本相同,本文仅以第一阶段为例,详述具体程序,其它阶段的教学可参考第一阶段进行。

目标行为定义: 教导者呈现两张卡片,教导者发指令“哪个有/没有【物件】?”(如,哪个有苹果?哪个没有芒果?),孩子能在2秒内独立且正确地指出相应的卡片;

 

教学方法:DTT回合制教学;

 

教学材料:能够体现有/无的对比卡片,至少3组(6张)(下图呈现另外两组);

  • 每组卡片中物件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 每组卡片中的物件至少有1个不同,也可以有多个不同;

教学程序:

  1. 教导者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边;

  2. 教导者并排呈现一组对比卡片,图片之间距离约8-10cm左右;

    • 两张卡片出现的位置需要随机变化,不要出现有某个物件的卡片一直在左,没有该物件的在右;

    • 在不同的回合中使用不同的卡片;

  3. 教导者发指令:“哪个有【物件】/没有【物件】?”

    • 在每次训练中,“有”和“没有”的指令数相同;

    •  “有”和“没有”的指令不要出现固定的顺序;

    • 在教学初期,教导者发指令时可以加重说出“有”和“没有”两个词,让孩子更容易捕捉到指令中的关键信息;

  4. 教导者等待2秒,如果孩子没有拿取正确的卡片,教导者按以下方式提供辅助:

    • 当指令为【有】时:教导者让孩子观察桌面上的两张卡片,让孩子先找出该物件,然后重新给指令“拿有【物件名称】的”。如果孩子仍然没有拿取正确的卡片,教导者指着相应卡片上孩子刚找到的目标物件,再次重复指令“拿有【物件名称】的”;

    • 当指令为【没有】时:教导者让孩子观察桌面上的两张卡片,并找出该物件。教导者指着这张卡片上的相应物件,给反馈:“这里有【物件名称】,我们要找没有【物件名称】的”,然后指着另一张卡片说:“看,这里没有【物件名称】”。教导者将卡片放回原位,重新给指令“拿没有【物件名称】的”。如果孩子仍然没有拿取正确的卡片,教导者重复上面的步骤,这一次在重新给指令时,手指保持指在目标卡片上。

  5. 当孩子拿取了正确的卡片时,教导者马上夸奖孩子:“拿对了,这个是有/没有【物件名称】的”,并给予代币;

  6. 进入下一回合,随机呈现不同的卡片,重复以上第2-5步;

 

教学完成标准:

  • 当孩子连续两次训练(跨2天)正确反应达到80%以上,当前阶段训练完成;

  • 使用至少3-4组新的教学材料进行测试,如果孩子的正确反应仍然达到80%以上,训练完成;若孩子未达到80%以上的正确率,则按上述程序继续进行训练。

 

泛化:

在泛化时,可以使用实物教具进行练习,也可用不同的环境来呈现“有”和“没有”,如,小筐里有杯子、勺子和牙刷;盒子里有杯子、牙刷和牙膏(如下图);让孩子来判断物件的有无。

 

第二阶段

     在多个干扰物中辨别局部特征的有无

在第二阶段中,我们将重点练习判断人物或物件的某个局部特征是否存在,如,比较两件衣服,一件有小猫和花的图案,另一件上只有猫,要求孩子找到有/没有猫的那件衣服;或是比较两张脸上哪个有鼻子,哪个没有。和第一阶段相同,需要孩子在同一环境中的多个干扰中辨别;不同在于,孩子需要观察比较的是人物或物件的局部特征,而不是整个的人或物件。

 

以辨别身体部位的有无为例:

 

目标行为定义:教导者呈现两张卡片,教导者发指令“哪个有/没有【身体部位】?”(如,哪个有/没有眼睛?),孩子能在2秒内独立且正确地拿出相应的卡片;

 

教学方法:DTT回合制教学

 

教学材料:使用人或动物的卡片,至少3组6张卡片;

  • 每组两张卡片中各缺少不同的身体部位,比如,在两张动物或人面部的卡片中,一张上有眼睛、嘴巴,另一张没有这两个部位,但有鼻子和耳朵(如下图),

  • 每组卡片的身体部位至少有1个不同,也可以有多个不同;

教学完成标准:

  • 当孩子连续两次训练(跨2天)正确反应达到80%以上,当前阶段训练完成;

  • 使用至少3-4组新的教学材料进行测试,如,哪个有/没有头发或胡子等。如果孩子的正确反应仍然达到80%以上,训练完成;若孩子未达到80%以上的正确率,则按上述程序继续进行训练。

 

泛化:

在泛化练习时,也可比较不同动物身体部位的有无。比如,让孩子比较蝴蝶和小猫的各个身体部位,教导者可以发指令“哪个有/没有触角/翅膀/胡须/尾巴”(如下图);

 

 

 

准备阶段:使用单一物件辨别有无

 

如果孩子在学习第一阶段时出现困难,可先进行“准备阶段”的教学。在准备阶段中,要求孩子对比环境中的物件一有一无的状态,而没有多个干扰物(如下图)。但我们需要注意,孩子达成了这个阶段的目标并不意味着掌握了有和没有这组概念,需要继续学习。

目标行为定义:教导者呈现两张卡片(其中一张卡片中呈现物件,另一张环境中没有任何物件),教导者发指令“哪个有/没有【物件】?如,哪个有/没有苹果?”,孩子能够在2秒内独立且正确地拿出相应的卡片;

 

教导方法:DTT回合制训练

 

教学材料:能够体现“有【物件】”与“没有【物件】”的卡片,至少3种不同物件;

教学完成标准:

  • 当孩子连续两次训练(跨2天)正确反应达到80%以上,当前阶段训练完成;

  • 使用至少3-4组之前未教授过的卡片进行测试,如,哪个篮子里有/没有苹果,如果孩子的正确反应达到80%以上,训练完成;若未达到80%以上的正确率,则按上述程序继续进行训练。

 

除了在上面介绍的让孩子区辨某个物件或特征的有无外,在后续的教学中,还可以教授孩子根据颜色、形状、功能、类别以及多重线索来判断相应物件的有无。在这些练习中,孩子要排除更多的干扰,根据指令中提及的特定维度进行判断。在进行教学前,需确保孩子能够精熟地辨别上述特征或根据多重线索寻找物件(相应的训练程序请参见谆仪平台的其它相关文章)。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指令并不带有明确的“有”或“没有”的字眼,但同样表达了有、无的概念,孩子也要能够理解执行这类的指令,比如,要求孩子去拿“盖着/没盖盖子的瓶子”、“找到戴/没戴眼镜的阿姨”或指出“手上拿着/没拿棒棒糖的女孩”等等,这些内容也可以使用上述方法教授。

 

→根据颜色判断有无

 

训练目标:根据颜色特征判断相应物件是否存在;

 

训练材料:可使用生活中常见的实体物件进行练习,也可以使用卡片;

  • 每张卡片中物件的数量可相同,也可不同;

  • 在教学初期,可使用颜色不同的相同物件练习;

  • 在教学后期,可使用外形、颜色均不同的物件练习;

 

指令范例:

  • 使用相同物件:哪个有/没有【颜色】的【物件】?如,哪个有蓝色的积木,指令中也可只包含颜色特征,如,哪个有蓝色的?

  • 使用不同物件:教导者的指令中不能包含目标物件的名称,避免孩子根据物件来判断有无,而不是颜色。教导者指令可以是“哪个有/没有【颜色】的物品?如,哪个有粉色的物品?”,而不能说“哪个有粉色的球?”。

 

→根据形状判断有无

 

训练目标:根据形状特征判断相应物件是否存在;

 

训练材料:和根据颜色判断相同,也可以使用生活中的实物或物件卡片练习;

  • 在教学初期,可使用只有形状不同的同类物件,如:各种形状的拼图;

  • 在教学后期,可使用形状和其它外观形态均不同的物件练习;

 

指令范例:

  • 使用同一物件:哪个有/没有【形状】的拼图?如,哪个有/没有三角形的拼图;

  • 使用不同物件:哪个有/没有【形状】的物品?如,哪个有/没有三角形的物品;

 

→根据物品功能判断有无

 

训练目标:根据功能判断相应物件是否存在;

 

训练材料:不同功能的实物或物件组合卡片;

  • 呈现的物件数量可相同,也可不同;

 

指令范例:哪个有/没有【功能】的?如,哪个有吃饭用的、哪个没有喝水用的;

 

→根据多重线索判断有无

 

训练目标:根据多重线索判断相应物件是否存在;

 

先备技能:根据多重线索寻找物品(训练方法参见谆仪微信平台的【基础认知训练15:区辨多重线索指令】)

 

训练材料:包含可对比的多重线索的卡片

  • 每张卡片中物件数量可相同,也可不同;

  • 根据指令中给出的线索,每个线索都需要至少2个物件符合其特征,如,若要求孩子找“橙色的海星”(即颜色+名词),则卡片中至少要有2个物件符合【橙色】的特征,有2个是【海星】,如下图:

 

 

指令范例:哪个有/没有【线索1+线索2】,如,哪个有/没有橙色的鱼?哪个有/没有圆形的饼干?

 

下面给出一组四个回合的训练材料和指令示范:

 

注意:每组图片中可以给出不同的指令,但在同一个回合只给一个指令,下一次再呈现这组图片的时候,再给不同的指令;

 

 

→扩展游戏:改版“大风吹”

 

几位游戏者围坐一圈(建议4人以上),圈里多摆一张空椅子,一位游戏者站在圈子中间,椅子和椅子之间多留一些位置,方便游戏者在交换位置时跑动。

 

游戏程序:

  • 随机选一位坐着的游戏者说:“大风吹”;

  • 所有游戏者回应:“吹什么?”;

  • 该位游戏者发出指令:“吹吹【某一个特征】”, 比如,“吹吹鞋子上有洞洞的人或没有帽子的人”;

  • 这时,符合条件的人需要站起来换一个座位,如果有多个人符合条件,每个人都需要换一个新的座位,而站在圈子中间的人需要在符合条件的人找到新座位坐下前抓住这个人(拍一下这个人的任何身体部位);

  • 如果在被抓住前,所有符合条件的游戏者都换了新的座位,那么站在圈子中间的游戏者继续负责抓人;如果站在圈子中间的游戏者抓住了任何一个人,则与这个人交换位置。

 

如果孩子没有办法快速在两种游戏角色(抓人和换座位)中转换,可以先让孩子承担抓人的角色,也就是孩子在中间的位置。在游戏初期,当孩子“抓人”时,座位上的成人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并且加一些口语提示来帮助孩子观察,比如摸摸自己的头,然后大声的说:“哎呀,我没有戴帽子”。为了降低游戏难度,给指令的人也可以选择坐在孩子正对面座位上的游戏者的特征来给出指令,以方便孩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