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10:“比”字题分解教学(3)
文 | 谆仪
在简单应用题教学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到了最基础的“比”字的题型 。针对如何增进孩子对“比”字的理解和应用,我们又在上两期的文章中介绍了一些特定的题型。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介绍关于有关比字应用题的理解与解题方法。
三、各类“比”字应用题的解答
在谆仪【小学一年级数学6:简单加减法应用题】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应用题的基本分析程序:解答应用题重点是要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问题以及关键词从而判断是使用哪种计算方法,最后通过计算得出答案。对于理解抽象概念有困难的孩子,可以通过画图的方法,以视觉辅助来让孩子明白文字的意思;然最终我们希望通过大量的练习后,孩子可以提高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在解题时直接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来解答。下面,我们再介绍几种比字应用题的题型及解题程序。
在讨论下面应用题的教导程序时,我们假设孩子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解答应用题的程序,如读题、找问题、找关键词,所以在做练习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先去尝试,使用从少到多的辅助方法。当孩子没有反应或卡壳时,家长给予提示,提示方法请参见【小学一年级数学6:简单加减法应用题】。在下面的描述中,我们将只说明解题的思路与顺序,不再着墨于辅助与辅助的撤销。
例题1:
看下图:有3个圆形,正方形比圆形多3个,请画出正方形的数量。

1. 家长指示孩子看图,读题,
2. 孩子找出问题:画出正方形的数量
3. 孩子找出关键条件:正方形比圆形多3个
4. 辅助孩子解题:在前面学习过的比字题,孩子已能掌握通过一一对应的形式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技能来解题
· 家长提问:“正方形多还是圆形多?”
· 孩子回答:“正方形多”
· 家长指示先画出和圆形一样多的正方形

· 家长提问孩子:“正方形比圆形多几个?“
· 孩子回答:“3个“
· 家长提示:“所以还要再画几个正方形?”
· 孩子回答“3个”
· 家长提示孩子再画上3个正方形

例题2:
水果篮里有3个苹果,梨比苹果多2个,梨有几个?
(注意:在这里,问题不再是一共或还剩,而是给出两个物件之间的数量关系,求解其中一个物件的数量。)
1. 直接列算式解题:
1) 家长呈现题目,孩子读题,“水果篮里有3个苹果,梨比苹果多2个,梨有几个?”
2) 孩子找出问题:“梨有几个?”?
3) 孩子找出题目的关键词:“梨比苹果多2个“
4) 按题意直接列出算式:苹果有3个,写下数字“3”;梨比苹果多,所以是加法;多2个,写下“+2”,所以列出的算式为“3+2=”
5) 孩子完成计算得出结果“5”,完成算式“3+2=5”
6) 如果题目有要求,让孩子将结果填写到题目的相应位置。
2. 通过画图来解题:
如果孩子在语言理解上有困难,需要通过视觉的提示来解题,那么画图会是比较有效的辅助方法。然而,我们不可能要求孩子按题意画各类的东西,比如题目中出现苹果就要画苹果,出现鸭子就要画鸭子,所以,我们会教导孩子通过画简单图型(比如圆圈)来代替题目中的物件,并且以此为辅助来完成解题的过程。
1) 家长呈现题目,孩子读题,“水果篮里有3个苹果,梨比苹果多2个,梨有几个?”
2) 孩子找出问题:“梨有几个?”?
3) 孩子找出题目的关键词:“梨比苹果多2个“
4) 按照之前对比字题的学习,提醒孩子画图来解答,提问孩子,苹果有几个?待孩子回答出3个后,指示孩子在纸上用圆圈画出对应数量的苹果。

5) 家长提问孩子:“梨比苹果多几个?”待孩子说出多2个后指示孩子用方形来替代梨,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在后面在加上2个方形,并将相应的数字写在对应的位置

6) 家长提示孩子看图分析,“梨有3个是和苹果一样多的,梨再比苹果多2个,提示孩子点数出梨的数量,一共5个。
7) 看图列出算式“3+2=5”
8) 如果题目有要求,让孩子将结果填写到题目的相应位置。
例题3:
解答“谁比谁少“的问题
如:教室里有5个男生,女生比男生少3人,女生有几人?
1. 直接列算式解题:
1)家长呈现题目,孩子读题,“教室里有5个男生,女生比男生少3人,女生有几人?”
2) 孩子找出问题:“女生有几人?”
3) 孩子找出题目的关键句:女生比男生少3人
4) 按题意直接列出算式:有5个男生,写下数字“5”;女生比男生少3人,所以是减法;少3人,写下“-3”,所以列出的算式为“5-3=”
5) 孩子完成计算得出结果“2”,完成算式“5-3=2”
6) 如果题目有要求,让孩子将结果填写到题目的相应位置。
2. 通过画图来解题:
1) 家长呈现题目,孩子读题,“教室里有5个男生,女生比男生少3人,女生有几人?”
2) 孩子找出问题:“女生有几人?”
3) 孩子找出题目的关键句:女生比男生少3人,
4) 家长提示孩子先画出男生数量(用图形代替人物)

5)家长提问孩子:“女生比男生少几人”待孩子说出少“3”后,指示划掉少的3个

6)家长指示孩子数剩下几个,2个
7)看图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5-3=2
例题3的变形:
教室里有5个男生,男生比女生少3人,女生有几人?
* 注意关键词与例题3的不同
1) 家长呈现题目,孩子读题,“教室里有5个男生,男生比女生少3人,女生有几人?”
2) 孩子找出问题:“女生有几人?”
3) 孩子找出题目的关键句:男生比女生少3人
4) 孩子看到“少”会想到用减法,但题目是求解女生数量,所以要把3中的比字句转换成女生在前的句式:女生比男生多3人
5) 按题意直接列出算式:有5个男生,写下数字“5”;女生比男生多3人,所以是加法;多3人,写下“+3”,所以列出的算式为“5+3=”
6) 孩子完成计算得出结果“8”,完成算式“5+3=8”
7) 如果题目有要求,让孩子将结果填写到题目的相应位置。
例题4:
积木盒里有三角形的积木5块,圆形的积木比三角形少3块,积木盒里一共有几块积木?
关于这类题型的解答,需要先求出一个数值才能解答,在一年级数学中都是分开计算,我们在这主要教导孩子逐步去分析解答题意。
直接列算式解题:
1) 家长呈现题目,孩子读题:积木盒里有三角形的积木5块,圆形的积木比三角形少3块,积木盒里一共有几块积木?
2) 孩子找出问题:积木盒里一共有几块积木?
3) 家长提问孩子:“求解一共用什么方法计算?”
· 孩子能回答:“加法”(具体分析在简单加减法计算中已介绍)
4) 家长提问孩子:“有哪些积木?”
· 孩子能回答:“三角形和圆形”
5) 家长提问:“三角形和圆形各有几块?”
· 孩子能回答:“三角形有5块”,并且能发现需要计算圆形的数量
6) 孩子计算圆形的数量。
· 三角形积木有5块,写上5,
· 圆形积木比三角形积木少3块,写上5-3=
· 计算出结果:5-3=2
· 孩子说出:圆形积木有2块
7) 孩子计算积木一共有几块: 三角形积木5块, 圆形积木2块,求解一共用加法,列出算式5+2=
8) 孩子计算出结果:5+2=7
9) 如果题目有要求,让孩子将结果填写到题目的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