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数的基本技能11:量与量的配对

作者:谆仪行为咨询 2020-03-13

文 | 谆仪

前  言

量与量配对的技能其实是要求孩子找出不同物件在量上的共性,比如,两个积木和两个雪花片之间的共同点是“都是两个”。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希望教会孩子使用“量”这个抽象的概念。

在开始讨论训练的程序之前,我们先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假设孩子可以进行不同物件量的配对(见下图1示范:3个苹果配对3只小鸡),这是否说明孩子确实是在使用量在概念完成这个配对的任务呢?事实上,我们并无法确定。因为我们无法确知孩子是使用了数量(3)这个概念来配对这两张图片,还是根据物件呈现的位置(三个一排呈现的物件在外形上的相似性)来做出判断的。所以,如果我们的训练目的是要让孩子学会量的概念,就需要避免后者。除了位置之外,也需要避免物件本身(比如苹果配苹果)以及物件其它特点(比如红色的苹果和红色的汽车都是红色,苹果和汽球都是圆形)这些因素造成孩子巧合地做对配对的任务。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需要孩子只是根据数量这一个概念来完成配对的任务,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要进行真正的量与量的配对训练,孩子需要掌握点数报总数这个前提技能。其它能使得这个任务相对变得简单的前提技能包括(1)目测数量的技能;或(2)数与量的配对技能;但这些技能不是必须的先备技能。

 

训练目标

 

训练目标(10以内数量配对):当给予孩子一张呈现有一定数量物件的卡片时,孩子从3张呈现不同数量物件的卡片中找出与手中卡片上的数量相同的卡片,将该两张卡片放在一起。

 

前提技能要求:点数报总数。当孩子能够点数报总数后(训练方法见《数的基本技能6》),即当孩子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完呈现在他面前的物件(或卡片上的物件)后,能用语言来描述一共有几个(10以内)。孩子点数报总数的技能越精熟,越有利于本项目的学习。

教学材料

 

每种数量(1-10)的物件的卡片各3张。比如,1个梨,1个人,1辆汽车,2个气球,2个甜甜圈,2支铅笔,等。

 

在准备图片时,注意以下问题:

· 物件在图片上呈现的位置有不同,比如同是2个物件,可以并排、斜角或垂直排列呈现,以避免孩子根据位置来配对。

 

 .同一个数量的物件的特征不同,包括颜色、形状、类别等。比如,3个梨和3个苹果,除了数量都是3个之外,它们都是水果;如果孩子已经学会类别配对,很有可能因为它们都是水果而将这两张卡片放在一起,而不是根据数量的特征。

 

· 同一个数量的物件的特征不同,包括颜色、形状、类别等。比如,3个梨和3个苹果,除了数量都是3个之外,它们都是水果;如果孩子已经学会类别配对,很有可能因为它们都是水果而将这两张卡片放在一起,而不是根据数量的特征。

       训练程序

 

在进行训练时,选择一个干扰少、安静的环境进行,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边。训练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家长将3张有不同数量物件的卡片呈一条直线摆放在孩子面前的桌面上,卡片之间相隔3-5cm。(如果家长使用同一个物件不同数量的卡片,比如三张卡片上的物件都是苹果,但数量分别为1、2和3个,这是可行的。)

 

2. 家长先获取孩子的注意力,然后将一张与所呈现的三张卡片上的一个数量相同(但物件不同)的卡片递给孩子,同时给指令“一样多的放一起”。

 

3. 提供辅助: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孩子可能完全不知道“一样多”是什么意思,也不明白你的指令究竟是要他做什么。所以,在最初阶段,我们需要提供全辅助来帮助孩子来操作完成这个任务的全过程。

 

1) 让孩子点数手上的卡片的数量,并且报出总数

2)让孩子分别点数呈现的三张对比卡片的数量,每点完一张,与手上的卡片对比数量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将两张卡片放到一起;如果不同则继续点数下一张,直到找到数量一致的卡片为止。

 

在这一步,大家可以看到,(a)如果孩子有能力目测数量,则能使这个任务变得简单,也避免了孩子在点数过程中忘了手中卡片的数量;(b)而如果孩子有数与量配对的能力的话,如果孩子无法记住之前点数的数量,可以借用数字卡来帮助孩子记忆。当然,数字卡作为额外的辅助,如果使用,是需要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渐撤销的。

 

4.当孩子正确完成卡片配对时,家长马上口头夸奖孩子,如“对了,3个苹果和3辆汽车都是3个”。对于语言能力不强的孩子,简化口语反馈,如“对了,他们都是3个”。在陈述时,把重音放在数量词上。

 

5. 在口语夸奖孩子的同时,马上给予孩子代币。(当积累满一定数量代币时,让孩子交换强化物。)

 

6. 变化桌面上呈现的卡片的位置,拿取另一张不同数量的卡片,按上述步骤开始下一回合。

 


       训练安排说明

 

1. 训练可以分阶段进行,比如第一阶段配对数量1-3,第二阶段配对数量4-6,第三阶段配对数量7-10。

 

2. 如果孩子数完三张卡片之后很容易忘记之前需配对卡片的数量,可以将备先卡片的数量减少到2张。

 

3. 如果将任务难度降低到上述2的情况,孩子仍然无法操作,建议先完成数量目测的训练,然后再回到这个项目。

       辅助与辅助撤销

 

在这个训练中,孩子所需要使用到的技能应该都是之前已经建立的,而本训练要做的是通过一定的步骤、使用孩子已经会的技能来完成配对的任务。所以,在做这个训练的时候,我们会使用口语辅助+手势辅助。

 

比如,第一步是要求孩子点数手中的卡片,家长手指着孩子手上的卡片,口语提示“有几个?”因为这个项目是孩子已经精熟的,所以孩子应该可以点数后报出总数。然后,家长口语提示孩子点数呈现的三张卡片中的第一张,在孩子点数完报出总数后,家长口语示范对比结果(a)“都是三个,它们是一样的”,然后口语或手势提示孩子将两张卡片放到一起;或者(b)“两个和三个是不一样的,数数下一张卡片上有几个”。

 

在辅助撤销的过程中,家长首先逐渐减少口语提示,比如在让孩子点数时,只手势点一点卡片,不再给口语指令;比如在口语总结时,逐渐减少词语(“都是3个”或“一样多”),也可以将总结变成提示性的提问“一样多吗?”,最终实现完全不使用口语提示。

 

注意:在这个训练中,家长口语总结结果“一样多”或“不一样多”,以及给予提示性的提问,都不需要孩子口语复述或回答。有的孩子在训练过程中会跟着家长复述,这是自然的额外收获,是好的;但一定不要把这一口语反应作为本项训练的目标。

 

       维持与泛化

 

1 .当完成分阶段的训练目标后,将1-10的数量卡片混合起来,让孩子进行练习。

 

2. 介入新的数量卡片(1-10),让孩子进行练习。

 

3. 进行卡片与实物配对的练习:家长呈现一定数量的实物(比如,4个勺子),让孩子从3-5张数量卡片中选择物件数量一样的卡片与桌面上的实物配对。

 

4. 书面练习:在很多幼儿园的练习册中都有数量配对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