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当孤独症孩子总是重复大人的问话时,我竟无比开心!

作者:星星雨 2022-11-18

 

编者语:

 

很反直觉的是,不少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和成人往往非常关心他人,只是缺乏自发发展同理心和与社会相关的典型行为的能力。比如,重复他人的问题,或是喋喋不休的说着跟当下没有关系的事情,这让过于热情的孤独症孩子给养育者和同学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4 岁不会说话并不意味着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永远不会说话。研究表明,他们大多数人会学会使用单词,近一半会学会流利地说话,但这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

 

01

 

现象

 

 

爸爸:这个门不能进

孩子:这个门不能进,不能进!

爸爸:好孩子。

孩子,推门就进!

 

这样的场景其实每一个有孩子的人都能体会的到,我们往往一笑了之,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通过观察大人的行为,逐渐理解语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诚然,部分孤独症孩子沉默寡言,没有语言或语音输出,或是简单的单字发音,这些音节的出现是随机的和没有意义的,但更多的孤独症孩子很爱交谈,但是他们所说的东西没有直接的意义,或者是对于社会交往没有价值。

 

 

你会发现,部分孤独症孩子的语言可能是回声式(学舌)的,他在部分或全部地重复他听别人说过的话。

 

回声言语可能是直接的,如果他在几秒钟内重复大人刚刚说过的话;也可能是延迟的,甚至有些孩子重复的话,是他在几个小时、几天甚至是几周前听到过的字词或句子。

 

另一些孩子有相当复杂的言语,它们不是学舌,相反在句子中有不同寻常的字词组合亦或者我们完全听不懂的自言自语,这些语言与情景没有任何联系。

 

近期有一个学生,他吃饭、玩玩具、睡前起床都会自言自语,念叨的都是动画片中的场景,家长和老师都不胜其烦,这种自言自语被称作无意义言语。

 

 

无意义言语或回声言语直接影响到孩子发展出适当的言语。当你在教一个孩子简单的课题时,这种情况会严重地妨碍他产生正确反应的机会。这种言语的出现会干扰学习的进程,从而使认知发育受阻。

 

以下我们将对回声和无意义言语,以及克服它们的方法作出更详尽的描述。

 

 

 

02

 

鹦鹉学舌绝非坏事

 

重复别人的问题,对于语言训练来说并非是件坏事。

 

回声式言语不只是出现在孤独症孩子身上,尽管它们经常被看作是孤独症孩子的标签。在普遍规律下的语言发育过程中会有回声现象,其发生的高峰期约在年龄30个月的时候,然后减少。

 

因此,在开始训练一个孩子时,有回声言语的孩子在语言学习上比沉默的孩子在语言表现的起点会略高一些。

 

即使孩子不明白他所学舌的字词或字词组合有什么意义,但他知道如何说出来;如果孩子没有回声言语,训练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教他学习如何形成声音、字词和字词组合。

 

所以,仅仅为了能够节省时间,有回声言语的孩子比起他的沉默者伙伴来说都超前了许多。那些开始时沉默,但后来在语言训练中能说话很好的孩子,也是要经过发展回声反应这一阶段的。

 

以前沉默,而后来没有发展出回声言语的孩子中,极少有人能很好地使用语言。因此,学习回声对孩子是有好处的,即使在你开始训练之前他没有这样做。

 

当然,孩子必须跨过回声言语阶段,才具备能动地进行人际交流、问题的解决能力,并且还能使他的认知功能得到改善。

 

 

儿童为什么有重复他人的话是很难解释的,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样做是因为听到他们这样说的人给了他们奖励和强化

 

换句话说,回声言语或许不是以社会外在强化为基础的操作行为,却像自我刺激行为一样可能是以内在强化为基础的操作行为。孩子有可能是在将听到自己所说的与别人所说的东西配对时得到强化。

 

换言之,强化物就是配对本身,在这个意义上孩子是在给他自己强化物

 

回声言语可以看作是一个人将他从的周围环境中输入的听觉信息贮存、或者是保存在大脑中,当孩子重复这些话的时候,其实是在大脑内部“排练”这句话出现时所发生的情景。这是语言发展的一毕竟的过程。

 

 

以下是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回声言语反应的程序描述。

 

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孤独症孩子往往对他们不理解的句子进鹦鹉学舌

 

例如,如果你说:“指你的头”,而孩子知道怎样跟随这个指令,那么他就不会对这个指令学舌了。但如果你说的是:“指你的天灵盖”,孩子就很可能学舌,而不是跟随这个指令。这意味着,当孩子掌握了有意义的语言后,你应该可以观察到他的回声现象在减弱。

 

任何情况下,即使当孩子已经学习了相当数量的语言后,你都要观察他的回声式反应,因为他总是会对大多数问题的正确答案置若罔闻。

 

 

不难发现,在对话中,如果孩子用学舌来回答我们问题的时候,其实客观上在告诉我们,“我不知道!”

 

借此时机,我们可以教学舌的孩子学习回答:“我不知道”,作为听到不理解的问题和句子时的一般反应,以下是对该方法的介绍:

 

第1步:让孩子坐在你的对面,想以往做的一样,让孩子坐好了,没有自我刺激的动作,心情愉悦,目光注视着你。

 

选择4-5个孩子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例如,“鸟为什么会飞?”“天津在那里?”“你有几个邻居?”或“帆船为什么会动?”有许多类似“怎样”、“为什么”、“谁”、“哪里”问题供你专门为你的孩子选择。

 

你还应该选择一些你认为你的孩子已经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例如,“你叫什么名字?”(指着他的妈妈问)“这是谁?”

 

现在提出第一个问题,一定要快而轻声(似耳语)地问“鸟为什么飞?” 然后立即大声地说出答案“我不知道。” 

 

尝试不同的音量反差,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学舌出你的答案,而不是问题。对他的正确反应给予强烈地强化。  

 

第2步:循序渐进地提高你说出问题时的音量,同时逐步地降低你说出答案时的声音。

 

如果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对问题学舌,对他严厉地说“不行!”然后将音量的水平回到上一个等级上训练。

 

你不想让他对你的问题学舌,那么,对他的安静,对他在问题提出时不做反应进行奖励就是在对学舌进行预防。(奖励时说明原因)

 

较低强度的展示错误答案的信号,能教孩子学会容忍或对一个错误的刺激不做反应。

 

第3步:最后,用正常的音调提出问题“为什么鸟不会飞?”,先不给出答案,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孩子不学舌,并按照标准给出正确的答案“我不知道”。

 

第4步:当你训练了他用“我不知道”回答如“鸟为什么不会飞”的问题,就提出一个孩子一定能够回答的问题,如“你叫什么名字?”(孩子回答出他的问题,给予强化);如果他不反应或着错误反应,给予正确反应辅助,对辅助出来的正确反应给予奖励。

 

提出他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并将其与他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混合在一起练习的重要性,是为了让他能够区分什么是知道的和什么是不知道的之间的差别,这可以帮助他避免用“我不知道”来回答所有的问题。

 

第5步: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如“乌鲁木齐在哪里?”,训练孩子用 “我不知道” 作为对这个问题的正确反应。继续混合已知答案的问题练习。

 

如果你继续这个方法将“怎样”、“为什么”、“什么时候”、和“哪里”一类的问题与孩子已知答案的问题混合练习,过一阵就会发现,他会自动地用“我不知道”来回答他不知道答案的问题。

 

现在你可以看到,他已经知道了“规律”是什么。无论如何,通过这个项目的训练,你可以帮助孩子将他的回声言语转化为另一种大众接受的表现。

 

 

03

 

无意义的言语

 

一般说来,可以将无意义言语(自言自语)看作自我强化现象,它不会因为你采用忽视法或隔离法而消除或减弱。

 

显然因为无意义言语对于他们有如此大的强化,使许多孩子即使有适应性的语言能力,也还会保持表达性无意义言语现象。

 

适应性言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无意义言语,因为适应性语言可以让孩子得到以前只有通过无意义言语提供给他的自我满足。这就是说,适应性言语和行为可以替代无意义言语的(自我满足)作用。

 

在多数情况下,无意义言语会维持在一个高水平线上,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积极地介入以替代它。

 

克服无意义言语(自言自语)的步骤如下:

 

合理的停止不适应性和无意义语言的训练方法是使无意义言语的展示让一个孩子得到社会性的孤立。你要帮助他像克制其它自我刺激行为一样克制无意义言语。

 

开始,当孩子说无意义言语时,立刻给他一个严厉的“不行!”(或者其他表示不允许的方式)。这么做的用意是使他明白他为什么受到训斥。

 

还有一个比较巧妙的办法,让孩子“听指令”“瞎”说话(即无意义言语)!

 

做法是你意识到孩子马上要开始自言自语,你发出指令:“瞎说/学舌”之后,孩子再“瞎”说话或学舌,然后对他在这个时刻的自言自语和学舌给予强化;然后转而说:“不许瞎说/学舌”,对他在此刻不作出反应给予强化。

 

这么做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区分出什么是适当的说话和不适当的说话。尽管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很清楚的,但对于有无意义言语和发育迟滞的人来说他们显然是不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