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自闭症儿童上学:真假“随班就读”

作者:ALSO孤独症 2022-09-07

 

今天,我们谈随班就读,这也是自闭症孩子进入普校后家长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办理随班就读后,老师和孩子的压力更小,家校相处起来也轻松些;可如果家长、老师因此就疏于对孩子的支持,过于放松对孩子的要求,随班就读很容易沦为“随班混读”“随班就坐”,使融合效果大打折扣。

 

这篇文章,我们将通过有随班就读经验的家长的采访,以及相关政策的梳理,解答一些关于随班就读的疑惑:

 

什么时候办理随班就读比较合适?

办理随班就读需要残疾证吗?

随班就读的办理流程?

随班就读就是贴标签吗?

初中可以随班就读吗?

办理随班就读后有哪些优惠政策?

老师对随班就读的孩子有什么要求?

学校的资源教室是干什么用的?

……

 

随班就读有法律保障吗?

 

有。

 

随班就读是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与普通学生共同就读、平等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帮助残疾儿童少年更好适应、融入和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举措。

 

国家层面,比较早的,1994年,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对随班就读的目的、对象、入学教学要求、师资培训、家长工作、教育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办法》出台后,各省区市陆续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到议事日程,并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实施意见。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202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完善随班就读工作机制,《指导意见》有许多新提法值得关注,例如首次明确提出“应随尽随”。

 

 

此外,随班就读也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具体举措。

 

对于资源教室和资源老师,国家也有一定的补贴发到学校,《“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为普通学生的8-10倍。

 

随班就读什么时候办比较合适?

 

主要看孩子自身能力。

 

“儿子入校时,我们提前跟校方沟通了孩子的情况。所以,入校一段时间后,老师就问我,要不要办随班就读,并表示尊重家长意见,不强迫。我觉得办了之后,老师、家长、孩子都可以减轻一些负担,而且我清楚,孩子的能力跟上普小是比较难的事,办就办吧,顺利跟老师达成了共识。”明明妈妈说。

 

还有的家长没等老师开口提,就自觉申请了随班就读。“我们一年级入学第一件事就是申请随班就读。因为孩子智力落后,学业是跟随和参与的状态,达不到普通孩子的教学要求和标准,所以没等老师暗示或提示,就主动办理了。”月亮妈妈说。

 

在大部分家长看来,如果孩子能跟上目前的学习进度,状态也比较好,可以不办,再观察观察。如果孩子已经明显跟不上,由于课业落后情绪也变得比较焦躁,家长和老师都比较紧张的话,还是办比较好。主要是可以给班主任减轻压力,这样家长和班主任的沟通,处理孩子一些问题时会更顺利。

 

 

“我们更早,不是入学后办的,而是开学前就办好了。”广东小星妈分享。她有过两次办随班就读的机会,第一年,儿子按正常年龄应该入学前,小星妈收到了片区所在学校打的电话,叫她去办随班就读。“当时计划要缓读一年,也感觉打电话的那个人就是嘴上欢迎,实际上心里排斥,所以没有办。第二年,孩子上学换了一个片区,这次打电话的人比较热情,希望我一定要填写这个入学文件,反而是我有些纠结,因为这还是头一年的12月份,来年9月孩子才上学,这意味着我签了这份协议,来年就一定得去他们那里读书。”小星妈解释。

 

最终,她还是签了协议,办了随班就读。因为有残疾证,也不用额外做检查,很快就办下来了。她猜测,有残疾证的家庭,十之八九都会提前接到教委的电话。

 

随班就读需要办残疾证吗?

 

不一定,医院的检查证明或残疾证都可以。(注:小编查询了不少地区的随班就读文件,发现大部分地区不强求一定有残疾证,但有的片区则以残疾证作为唯一的申请标准,保险起见,这个问题还是要咨询教育部门。)

 

普通孩子如果成绩不好,家长想申请随班就读也是可以的,但要提供相关证明,比如身体原因,或其它方面的原因,但比较麻烦。如果孩子有残疾证,申请随班就读的话比较方便,会直接通过。

 

随班就读的办理流程及撤销

 

以下是月亮妈妈的经验分享:

 

我们所在的区流程是:

 

由学校主导,牵头来办理,老师把需要填的表单(电子版)发给我,填写了《随班就读学生登记备案表》《区特教中心个别化教育计划表》《学生能力现状评估表》。

 

需要家长自己准备的材料是智商测试,我们是到北医三院的儿科(要去儿科特需门诊,普通门诊是治疗感冒这些的)测的韦氏。这里需要注意,学校会有指定医院,例如北医三院、北医六院。

 

韦氏可以在临入学的那一年测,也可以提前稍早一点测。另外韦氏是每半年测一次,测过之后不能马上重测,所以要注意掌握好这个时间间隔。我们是在7月开学之前自己先去测的。

 

随班就读也不是随意就可以申请的,有明确标准,我们入学当年的标准是:

 

1.视力障碍:视力、视野:0.1-<0.3;

2.听力障碍: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HL之间;

3.言语障碍:语音清晰度在46%-65%之间,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四级;

4.肢体残疾:基本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但具有肢体功能障碍;

5.智力障碍:发育商(DQ)(0-6岁):55-75;智商(IQ)(7岁以上):50-69

6.精神残疾:WHO-DASII值在52-95之间;

7.多重残疾:按所属残疾中残疾程度最重类别的分级确定其残疾等级。

 

(以上标准只作为参考)

 

整体来说,现在随班就读的办理以学校为主导,家长只需根据要求提交申请表格和材料,学校将学生情况、家长申请及学校拟办意见上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如果情况符合标准,可同意其作为随班就读学生。

 

一般来说,除在小学入学时已认定为随班就读的学生外,其它年级学生需要申请随班就读认定的,原则上在学期结束前向学校提出认定申请。经评估后残疾状况无明显变化的小学随班就读学生,升入初中时仍可认定为随班就读学生。

 

随班就读对象的认定(或撤销)遵循自愿原则,由监护人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由属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进行科学评估后进行确认。认定(或撤销)工作一般安排在暑期进行,学生从新学年开始获得或撤销随班就读认定。

 

 

随班就读班上其他同学会知道吗?

 

随班就读就是贴标签吗?

 

①“班上同学应该不知道他是随班就读的,因为这件事老师不会公开说。我的孩子现在读五年级,他从差不多三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就有一种想跟同学一样的心态。比如老师留了一份作业,同学们差不多15分钟之内能完成,他可能要花30分钟,所以他就很着急,希望能跟同学同步完成。但他的能力确实达不到,这就造成了他心理上的一些焦虑和烦躁,有时候会有一些情绪行为。

 

这时就得家长出面干预了,比如说私下加课给他补一补,告诉他今天完成50%就好,剩下的老师协助你完成,这样能够缓解他焦虑。”

 

——明明妈妈

②“全班同学都知道,甚至还做了几次活动,每逢4月2日这种特别的日子,老师还会号召同学们给儿子画贺卡,每年都会收一大堆,还是蛮感动的。”

 

——小星妈

③“同学们的态度主要在于老师的引导,所以随班就读本身不会给孩子带来歧视。班里的同学一般不知道“随班就读”这个概念,顶多会观察到一些现象,关注到一些同学身上的特征,顾及不到那么多,毕竟这个政策与普通孩子无关。”

 

——月亮妈

 

 

说到贴标签,我们在讨论是否为办理残疾证话题时,也提到了这个顾虑,其实比起办理随班就读、残疾证这些手续,更容易让人给孩子贴标签的是,孩子的情绪问题、刻板行为、语言表达等等,这些问题就在那里,大家都看得到,无法掩藏。

 

因此,推进特殊需要儿童的随班就读,更为迫切的是学校要配齐相应的硬件、师资,同时转变育人理念。不少学校没有接收谱系学生入学的经验,有的虽然能接收,但缺少专业老师,只能家长上阵陪读,这让家庭不堪重负,其他学生、家长也对我们的孩子另眼相看;在以考试成绩为主要目标的校园里,有的老师对成绩不好的谱系孩子并不待见,家长联名要求其转学的事也常常发生。

 

“我们学校领导一听自闭症,就问我会不会打人,会不会乱跑……我说不会,他又问怎么不考虑去特校?”一位谱系家长无奈地说。

 

老师的态度和在学业上的要求有变化吗?

 

明明妈妈:

 

孩子的课本跟普通孩子是一样的。学业上,我对他要求并不高。一年级时,学业任务比较简单,反而对孩子的安坐能力、行为规范、跟随能力要求比较高,我家孩子侧重点在于集体活动的跟随,比如跟大家一块做操、打水、按秩序排队等。

 

老师的要求也会适当放松,在跟陪读老师确认孩子确实会之后,会叫孩子起来回答问题,并给予鼓励。

 

对学业能力,家长自己要清楚孩子的基础在哪里,也要知道小学阶段教学的目标在哪儿,都明白之后,给孩子定几个难度等级。比如第一步,他只能学会拼音拼写和认识单个的拼音,那就只到这一步;慢慢能力提升了,再到第二步,比如能连续地拼写、能拼写出某个生字、拼音能默写出来等……总之家长得清楚,普通孩子会学到哪,自己孩子处于哪个阶段,他只是比别人慢一些而已。

 

我家孩子上课跟普通孩子一起,但考试是分开考,在单独的资源教室,考卷是一样的,只不过换了一个环境,考试时间相对其他同学来说稍微宽松一些,因为他们确实不会。老师也会判卷,然后单独交到家长手里。

 

对于能力相对较好的孩子,可以哪里比较差就私下补一补。如果学起来很费劲了,家长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运动项目、音乐、美术等方面着手,建立孩子的自信。

 

 

月亮妈:

 

老师方面:办理随班就读后,老师对我们没有成绩要求,难度高的课业内容也给予我们弹性空间,比如我们完成“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可以选做。老师也会对孩子在学习上做的努力充分肯定,家长能跟老师更好地配合协作。

 

孩子方面:可以帮孩子确定符合实际能力的学习目标,剪裁掉力不能及的部分,可以有更多精力放在集体目标上,把孩子能做到的事、能上好的课上好,个人学业可以回家后再单独辅导。

 

家长方面:如果不办随班就读,上学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使完成的任务,现在降低了难度,家长也能减少焦虑,不钻牛角尖,有更好的心态帮助孩子珍惜好在校生活的时间。

 

资源教室真的用好了吗?

 

教育部《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加强资源教室建设,对接收5名以上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资源教室,并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设施设备和资源教师及专业人员。

 

你家孩子的学校有资源教室和资源老师吗?

 

“我的孩子所在的学校并没有这些,但区特教中心会到校巡回指导。班级氛围很好,孩子们的友善是非常天然的,老师也引导得好,是一个互相尊重的氛围。”月亮妈说。

 

明明妈妈孩子所在区的特教资源则更充足。学校有专门的融合部门,里面的特教老师每年都跟特殊需要孩子打交道,积攒起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每周会给孩子安排一节课,或是个训或者是和其他特殊需要孩子一起上课,一般是手工或者绘画课。占用的这一节课时间,老师会提前让家长选择,一般不占用语数英的时间。

 

“跟特教老师交流几次之后,我的感受是,他们更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比如孩子在集体里跟不上可能会很焦虑,老师要做的就是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作业可以不交,但要开开心心度过这六年,总的想法是不给孩子太多压力。”明明妈妈描述,“作为老师,他们见过很多孩子,认为在学校快乐成长比学习很多知识要更有用,反而作为家长对孩子要求更高。”

 

具体到教学水平,明明妈妈觉得“还可以,但不能用专业特教老师的水平去作要求”。学校老师也会主动跟家长,告诉家长孩子课上都在做什么。如果家长有一些想法,也可以跟老师提出来。“比如我希望孩子能够上一些跟其他孩子合作的课程,老师就同意了,而且我儿子特别喜欢资源班另一位同学,想俩人一起上课,老师协调之后也同意了,孩子非常高兴,学起来也更有兴趣。”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家长反映,学校的资源教室更像是摆设,“就是一间空房子”,资源老师也并不专业甚至没有老师。

 

01

家长不愿意去资源教室上课,因为做不到精细化教学,哪一天老师决定上课,也不管这一节课孩子愿不愿意在教室听,就把孩子叫到资源教室去,和着其他高年级的ASD孩子一起上一节课,明明这节课他是可以在自己的教室上的,也是可以跟随的。但到另一节课,是儿子不想上的,资源教室却没开,我也得陪着他在教室里硬混。

 

02

我们学校的资源教室就是一个教室,没有老师,孩子在班级突发了情况,就过去待一会儿,平复了再出来,就是一个独立的物理环境,而不是教室里有其他资源可以用。

 

03

资源教室好像是“抽离”用,每天把融合的孩子单独抽出来一节课补缺补漏,实际上也没有老师真地备课做教案,抽离的那节课就是上上运动课,教室有一些感统器材,但算不上专业连感统教学,对孩子没什么实际帮助,为了有这么个存在而存在。

 

“我们学校是有资源教室的,并且配备了一名资源教师。孩子上过几次资源教室的课,但我个人不太认可这种上法,就是把差不多同龄的几个孩子全部叫在一起上感统课(有的孩子年龄差距有两三岁了),也不管是不是适合每个学生,我觉得太一刀切,太形式主义了,还不如直接把这些课时开放给我们,到点了我把孩子带出去做点更有价值的练习,而不是满操场带着娃们乱逛。”一位家长反映,“很多家长都反映这些意见后,导致现在资源教室是完全停掉的,形同虚设。”

 

“我理想的随班就读是有资源教室,里面同学相对固定,人数也不多,并且随时有老师在里面上课,或者制定出一个课表,假如我的孩子数学课上不了,我就带他去资源教室上课;或者孩子临时情绪不好了,我需要暂时借用资源教室,我给他上课也可以。”小星妈说,“我们家长最希望能够解决的是孩子融入校园的需求,从孩子的需求出发考虑随班就读的安排,而不是从学校完成任务指标,今年开展了多少次资源教室测试,开展了几次活动的目标去考虑这个问题。

 

(图源:unsplash,本文家长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