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什么是自闭症?“我自闭了”就是得了自闭症吗?

作者:ALSO孤独症 2022-08-10

什么是自闭症“我自闭了”就是得了自闭症吗?普通人常说的“我自闭了”更趋向于表达一种抑郁状态,属于心理问题,而非自闭症。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发育障碍,与心理疾病有本质上的区别。无论是自闭症还是抑郁症,都不建议家长或个人自我诊断,发现问题应及时去医院求助专业人士才能获得更好的帮助。

 

 

我自闭了” “不想说话”“心态崩了……这类封闭自我、回避社交的宣言往往反映的是一种自闭、沮丧的心理状态,更接近抑郁表现,属于心理问题,而非自闭症。通过比较以下几点不同,可以帮助普通人建立对自闭症的科学认识,避免将其混淆为心理疾病。

 

定义和症状上的差异

自闭症全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是一个包括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瓦解性障碍、非典型自闭症和待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等在内的谱系概念,属于一种先天性的神经发育障碍。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规定,自闭症的诊断标准,即核心症状为:

 

(一)在多种场所下社交交流和社交互动方面存在持续性的缺陷

①社交情感互动中的缺陷。社交接触异常,无法和他人正常地来回对话、分享兴趣、情绪,不能启动或对社交互动做出恰当回应。

②在社交互动中使用非语言交流行为的缺陷。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整合困难、眼神接触异常,不会使用身体语言,在理解和使用手势方面存在缺陷,面部表情和非语言交流匮乏。

③发展维持和理解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的缺陷。难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各种社交情境,难以分享想象的游戏,交友困难,对同伴缺乏兴趣。

 

(二)受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

①刻板或重复的躯体运动,使用物体或言语不当,包括简单的躯体刻板运动、摆放玩具或翻转物体、模仿言语、特殊短语等。

②坚持相同性,缺乏弹性地坚持常规或仪式化的语言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

如对微小的改变极端痛苦、难以转变僵化的思维模式,坚持仪式化的问候、走相同的路线或每天吃同样的食物等。

 

③高度受限的、固定的兴趣, 其强度和专注度方面是异常的。比如对不寻常的物体的抱有强烈依恋或先占观念、过度的局限或持续的兴趣,。

④对感觉输人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比如对疼痛、温度感觉麻木,对特定的声音或质地有不良反应,对物体过度地嗅或触摸,对光线或运动的凝视等。

 

以上症状必须存在于发育早期,但直到社交需求超过有限的能力时,缺陷可能才会完全表现出来,或可能被后天学会的策略所掩盖。这些症状不能用智力障碍或全面发育迟缓来更好地解释,且给个体的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造成了临床意义的损害。

 

自闭症是一种发育障碍,而心理疾病则属于心理障碍,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很多具体的病症,比如焦虑、恐惧、强迫、抑郁症等,这里以常见的抑郁症(Depression)为例,主要症状为:

①持续的心情低落,情绪悲观、绝望、郁郁寡欢、痛苦,紧张、焦虑;
②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丧失活力和行动力,无精打采,感觉活着无用或有罪恶感;
③喜欢闭门独居,回避社交互动,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自残行为和自毁倾向。

 

自闭、抑郁情绪是一种症状,一个人如果只是偶尔出现抑郁情绪,且持续时间较短,未达到影响正常生活的程度,通常不易构成医学诊断上的抑郁症。

发病时间、性别比例不同
抑郁症的发病多见于成年人,现在青少年群体的患病比例有所增加,患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但整体而言,抑郁症的发病年龄晚于自闭症,且女性居多。

自闭症通常发病于3岁左右的婴幼儿,早期症状可能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回避眼神交流、呼名不应等。目前的数据显示,自闭症的患病率多见于男孩,男女性别比例为4:1

 

 

病因不同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医学界倾向于认为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基占主导,具体的致病机制尚未明确。可以确定的是,自闭症的发病原因与儿童后天的成长环境无关。

 

心理疾病的发病原因也很复杂,受家族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涉及到遗传、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在多数案例中,个体出现心理障碍往往能找到明确的触发原因,比如遭遇亲人离世、车祸等严重应激事故,家庭和生活方面遭遇重大挫折,生活压力过大等,都可能诱发抑郁,后天环境对患病的影响力更为明显。

 

如果父母养育不当,可能会给孩子造成成长创伤,导致他们后期出现心理问题,但并不会触发自闭症。

 

功能损害程度不同
自闭症主要表现为社交、行为和语言异常,会给患者的社会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的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自理和个人独立,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面临挑战,离不开他人的照料和支持。

 

抑郁症患者在未发病状态下,具备正常的社会生活功能,可以正常参与社会活动,不需要外力的支持,即具备日常生活所需的各项技能,和普通人无异。

 

与自闭症人士相比,中、轻度的抑郁症患者通常对自身的处境和发病状态有一定的自知、自觉性,即可以认识到自己正处于“自闭”或“抑郁”状态。但即便是被诊断为轻度自闭症的儿童或成人,由于思维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与普通人有明显的差异,导致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异常。

 

治疗和预后状态不同
自闭症暂无可以治愈其核心症状的有效药物,其症状可能伴随人终身,只能通过早期发现,通过行为干预帮患者提高社会适应性。虽然即便是轻度的高功能自闭症人士也不能完全恢复成普通人,但他们也可以带着自身的谱系特质融入社会。

 

抑郁症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配合生活习惯、饮食、作息、睡眠节律调整,有可能完全治愈,也可能会反复发作。患者在未发病期间,可以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但在发作期间,可能会部分地失去生活和活动能力,重度患者可能会出现起不来床,吃饭、喝水都失去动力的情况。

普通人容易将自闭症和心理问题混为一谈的原因在于:

1)这两种疾病都会影响个体的社交功能。

自闭情绪和自闭症都可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比如回避社交互动,远离人群,经常一个人独处或独自玩耍,不喜欢与人交谈等。但二者的区别在于普通的抑郁症患者本身具备正常的社交技巧并能理解遵守社会规范,可以和他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但自闭症人士并不具备这些基础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仅从社交层面来区分自闭症和心理问题的认识是狭隘的,也是不准确的。

 

2)正处于青春期或大龄的自闭症人士容易合并诊断抑郁、焦虑症。

自闭症人士由于在生活、学习、工作上遭遇的各种挑战,相较于普通人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进入青春期以后,他们出现焦虑、抑郁症的风险也会升高。如果家长或老师没能及时察觉孩子的心理变化,很可能仍然将孩子的抑郁表现归咎为自闭症,或是有未被诊断的高功能的自闭症患者在青春期爆发出严重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由于自身的自闭症谱系特质长期被忽视所致。

 

出于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群体及其家庭的尊重,普通人应该慎重使用“自闭症”这类专业的医学词汇来描述自身的心理状态,主要是因为:

 

第一,自闭症诊断有严格的标准,非专业人士不能自我诊断。

第二,自闭症并不是一项可以让人轻松面对的疾病,被确诊为自闭症的孩子及其家人在生活和教育方面面临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挑战。如果一个各项行为技能和社会功能都很健全的普通人自称有“自闭症”,不但会让人误解自闭症人士的真实状态,还会影响他们获取更多的社会理解和支持,导致他们无法及时获得真正有效的帮助。

 

第三,如果有人错把抑郁症当成自闭症,也会影响自己获取专业帮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