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如何培养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ALSO孤独症 2022-05-30

孤独症治疗有哪些干预重点?孤独症康复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孤独症人士的社会功能,其中就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部分家长急于培养孩子的学业或是高阶的社交技能,往往忽视对生活自理以及个人生活习惯养成等基础技能的训练。从孤独症人士长远的预后效果来看,自我生活管理能力才是决定他们未来生活质量和生命尊严的基础。

 

 

生活自理能力即自我照顾的能力,指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生活技能,也是个体独立生活的必要条件,包括独立进食、穿衣、梳洗、如厕等日常活动。

 

小龄阶段的孤独症儿童与普通孩子的差距还不明显,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容易得到包容,但到了大龄或是成年阶段,如果还是无法独立完成吃饭、喝水、如厕、穿衣等活动,就会严重影响到他们和家庭的生活质量。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家长务必要避免这些教育误区:

 

1)认为3~4岁的孩子年龄太小,还不需要学习生活自理,所以事事代劳;

2)训练没有耐心,比如尝试让孤独症孩子自己吃饭、刷牙时,总是觉得他们太慢或是做不对动作,忍不住上手帮忙,教两次没有效果就彻底放弃训练,不给孩子足够的锻炼机会;

3)对于部分学龄期才被诊断的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家长更重视他们的学业,或者以孩子成绩好为由忽视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

 

良好的自理能力是孤独症孩子发展社交的基础。家长为孤独症孩子提供支持,不仅是指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还在于提供干预教育支持,即帮助他们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自理方面,家长一定要适时地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帮助他们学会独立生活。

 

 

家庭环境是训练孤独症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场所,家长可以参考以下方式对孩子进行训练:

1)分步骤示范,多给孩子练习的机会

在培养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自理技能中一定要重视的过程。家长在训练前,要先把活动分解成若干个环节,然后根据环节逐一训练。

比如,家长可以先将握勺子、拿纸巾擦嘴等动作亲自演示给孩子看,把动作的顺序、方法解释清楚,边讲边示范,让孩子看清具体操作的正确方法,用简短易明的语言提示,让他们初步了解完成基本动作的要领。

家长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耐心,指导孩子反复进行练习,直到一个环节完成得很熟练时,再进行下一环节的训练。

 

2)把自理能力训练和游戏相结合

比如开展找朋友游戏,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杯子、脸盆、毛巾。可以先准备各种形象生动的贴纸,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贴在相应的脸盆、杯子边上。通过反复练习,孩子就知道自己喜欢的贴纸贴在哪儿,哪儿就是自己放东西的地方,实现在游戏中学习。因此,家长要善于将烦琐、枯燥的自理内容,利用游戏的形式加以练习、巩固。

 

3)及时奖励

当孩子完成任务时,要及时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类似你真棒”“做得好” “太能干了的语言奖励可以帮孩子建立信心,激发他们不断尝试新技能。

 

培养孤独症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坚持,反复练习,家长要有计划,分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重视对生活能力的培养才能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