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如何认识孤独症?孤独症儿童有哪些行为表现?

作者:ALSO孤独症 2022-03-11

什么是自闭症?儿童自闭症的症状有哪些?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发育障碍。目前的研究认为,孤独症的成因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遗传因素占主导。孤独症从生物学角度不可治愈,但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早期行为干预对孤独症康复有积极效果,孤独症治疗的核心是要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性。

 

 

孩子真的有孤独症这个病吗?孤独症和自闭症是不是一回事?这类困惑常见于一些孩子刚确诊孤独症的新家长,他们接受现实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对孤独症这一障碍本身的深刻了解。因为科学地认识孤独症是孤独症康复的重要先决条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

 

孤独症是什么

孤独症全称“孤独症谱系障碍”,等同于自闭症,孤独症和自闭症只是对一种先天性神经发育障碍的不同称呼,现在孤独症是国内官方统一的命名。孤独症有两大核心障碍:第一,社交沟通障碍;第二,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孤独症儿童的异常表现主要集中在社交、语言和行为这三方面。

 

根据孤独症诊断标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规定,孤独症儿童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一)在多种场景下,社会交往和互动方面存在持续性缺陷

1)社会情感互动缺陷

社交方法不当,不能与他人来回对话、分享兴趣,与普通孩子相比,情绪和情感较为淡薄,不能主动发起沟通或进行社交应答和交往。

 

2)社交互动的非言语交流行为缺陷

眼神接触和肢体语言异常,面部表情少,无法理解并使用肢体、手势等动作来辅助沟通,无法整合言语和非言语交流。

 

3)发展、维持和理解多种关系上的缺陷

不会根据社交场合的不同来调整自己的行为,难以分享想象性的游戏,对同伴无兴趣,交友困难。

 

(二)刻板和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方式

1)刻板或重复的运动、使用物体、说话

经常进行一些简单的刻板运动,喜欢重复使用物体或将玩具排成一行,常有自言自语和重复别人说话等表现。

 

 

2)坚持同一性、固定不变的常规或仪式化的言语或非言语行为

无法接受细微的改变,思维僵化,坚持某些固定的仪式,比如每天必须要走相同的路线、吃相同的食物等。

 

3)过度狭隘或固定的兴趣

强烈依恋或痴迷于不寻常的物体,兴趣过分狭窄,关注强度和程度异常。

 

4)感知觉系统异常

主要表现为对感觉刺激反应过高或过低,比如对环境感觉有不寻常的兴趣,对疼痛、温度感觉迟钝,对某些特定的声音、材料、质地等反应异常,会过度闻、触摸物体,迷恋灯光或某种运动等。

 

以上这些症状在婴幼儿早期就存在,导致现孩子在社交、学业或行为功能上有明显损害,而且这些障碍常常不能很好地用智力障碍或全面发育迟缓来解释。

 

孤独症的成因

目前的科学研究认为,孤独症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的主导因素为遗传基因。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孕产期的一些情况可能和孤独症有关,比如父母生育孩子的年龄过高、孕期感染、先兆流产等,但这些影响因素只是会增加孩子患上孤独症的风险,并不是造成孤独症的真正原因。

 

儿童孤独症起病年龄大多在2~3岁,更早的会在婴幼儿出生后一年内表现出来,通常不会晚于3岁发病,很多到了五六岁或者更晚才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孩子,多半是在早期延误诊断所致,而不能证明孤独症是后天原因引发。

 

孤独症的康复

由于病因未明,所以目前没有有效的手段可以对儿童孤独症进行预防,只能通过早期诊断尽早对孩子开始康复,抓住幼儿早期发育的关键期,提升孩子的行为技能,塑造他们的行为,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孤独症康复的短期目标是要帮孩子实现生活自理和自立,长期目标是社会融合,即孤独症儿童在成年后可以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并且可以参与其中,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和活动。家长需理性看待孤独症孩子的康复,不能盲目追求“治愈”,苛求孩子一定要恢复到和普通人一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