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翔文献解读】刺激对等的应用:命名和其他语言行为的起源
为什么应用行为分析师要关心语言行为呢?应用行为分析作为一门科学,其策略是由行为原理所发展出来的,以系统化的介入促进有社会重要意义的行为。而人类行为中最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行为就包括语言行为,语言习得、社会互动、学业、智力、理解和思考等都和语言行为有直接关联。
命名是语言行为的重要操作之一,Horne和Lowe(1996)发表于《行为的实验分析杂志》上的文章对语言的起源提供了解释。该解释通过借鉴Skinner(1957)的语言行为功能分析以及Sidman(1971)的刺激对等,描绘了一个孩子如何通过学习听者反应、仿说,学习物体或事件类别与自己的说者-听者行为之间的双向关系,从而获得命名的。
研究目标
1、命名是如何发生的?
2、命名发生以后是如何影响其他行为的?
3、命名是如何被其他语言行为影响的?
语言行为的发展
听者反应
听者反应的学习是语言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而能够区辨他人的声音刺激是学习听者反应的先备技能。具体范例如下图:
如何帮助孩子区辨他人的声音刺激?
①语速慢一些。
②对物体和动作使用单一名称,并简化名称。
③多次重复名称和简单的说明。
④以更高的音调和更夸张的语调说话。
听者反应的泛化
如下图,当孩子已经学会对皮鞋命名“鞋”之后,当老师再次发出“找一找鞋”的指令后,孩子也能在一些物品中找到高跟鞋,即实现了对鞋子听者反应的泛化。
仿说
仿说是语言操作的一种,是指说者重复另一个说者的语言行为。具体范例如下图:
命名
命名也是语言操作的一种,说者用任何感官形式,对有直接接触的事物或动作,赋予其名称。下图展示了孩子在学会了仿说和听者反应的基础上是如何学会命名的,当老师说“鞋”的时候,孩子会仿说“鞋”,此时老师会同时展示鞋的图片,这个过程是为了将听觉刺激“鞋”的声音和视觉刺激“鞋”的图片进行配对,经过多次配对之后,当老师只呈现鞋的照片,孩子便会说“鞋”,命名就发生了。
命名的发展
如下图,我们以学习椅子的命名为例,阐述命名是如何发展的。当孩子学会了命名图1为椅子,此时椅子是作为单个刺激;当孩子又学会了命名图2为椅子,这时椅子是作为一个刺激类;当我们像图3一样让孩子坐在椅子上,这时孩子便把椅子作为一个功能刺激类(即椅子是用来坐的一类物品);当孩子看到图4并且我们告诉孩子这是椅子时,孩子便会坐上去,这是因为孩子知道椅子是用来坐的;当孩子看到图6一个人坐在一个物品上时,孩子会把图7的物品命名为椅子,这是因为孩子学会了用来坐的就是椅子,这就是命名的发展过程。
语言行为的研究
在语言行为的研究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是刺激等同。刺激等同是指在增强过某些刺激-刺激关联后,对未经训练和增强的刺激-刺激关联,也能自发出现正确的反应。行为分析师用测试“刺激-刺激关联”间的自反、对称和转移的方法来定义刺激等同。
刺激等同的研究以汽车为例,设定A为汽车的语音,B为汽车的图片,C为汽车的文字,具体研究如下图,当孩子听到“汽车”能够从一些卡片中找到汽车的卡片(即A=B),并且听到汽车也能在一些文字卡片中找到汽车的文字卡片(即A=C),那么当呈现汽车的文字卡片时,孩子能从一些图片中找到汽车的图片(即C=B),而且当呈现汽车的图片时能从一些文字卡片中找到汽车的文字卡(即B=C)。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通过教授孩子对汽车图片和汽车文字的听者反应(即通过训练,建立汽车的语音和汽车的图片,以及汽车的语音和汽车的文字之间的等同关系),使孩子衍生出汽车的图片与汽车的文字之间的未经训练的等同关系(即自发形成了汽车的图片与汽车的文字之间的等同关系)。
1、自反
A=A。例如,如下图,给孩子一张汽车的图片,而后孩子能从几张图片中选出一样的汽车图片,就表示有“自反”发生。
2、对称
如果A=B,则B=A。例如,如下图,如果孩子听到“汽车”后能够从一些卡片中找到汽车的卡片(即A=B),当呈现给孩子汽车的卡片,孩子能够命名“汽车”(即B=A)。
3、传递
如果A=B且B=C,则A=C。例如,如下图,如果孩子听到“汽车”后能够从一些卡片中找到汽车的卡片(即A=B),且看到汽车的卡片后能从一些文字卡片中找到汽车的文字卡片(即B=C),则当孩子听到“汽车”时,能够从一些文字卡片中找到汽车的文字卡片(即A=C)。
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范例1——通过教授命名产生听者反应
如上图,我们已经教授了孩子将阿拉伯数字“2”“两点”以及“TWO”三种代表二的符号命名为“二”(红色箭头部分),那么当孩子听到他人说“二”时,能够正确找到以上三种符号(绿色箭头部分),对以上三种符号正确的听者反应是未经训练可以自发产生的行为,同时孩子看到其中一种符号也能找到另外两种符号,即在以上三种符号之间会衍生出等同关系(虚线箭头部分),三个符号两两之间正确的配对反应也是孩子未经训练可以自发产生的行为。
因此,从教学的角度上来说,当我们教会了孩子将不同的刺激(如:2,两点,TWO)命名成“二”后,不妨去测试一下是否孩子可以将这些不同刺激进行配对(相似配对),是否可以在干扰刺激呈现的情况下接收这些代表“二”的刺激(听者反应)。如果可以,非常好,我们的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获得了不少“免费”技能。但如果不可以,也没关系。从对等关系上,它为我们指明了可以教授的方向(配对和听者)。
范例2——通过教授听者反应产生命名和互动语言
我们再看看文献中的一个例子,能为我们的教学带来哪些启示。当我们已经教授了孩子对狗的图片命名为“狗”,当孩子第一次遇到一只真实的狗时,孩子完成了对狗命名的泛化,这时我们让孩子听一听狗汪汪的叫声、摸一摸狗湿湿的鼻头和狗背上软软的毛,通过这些听者反应,以上狗的属性便被纳入到狗的刺激中。
当孩子后来又听到一个物体发出汪汪的叫声、摸到它湿湿的鼻头并摸到它软软的毛时,孩子可能会说“这是狗”,这里对狗的命名是未经训练可以自发产生的行为。孩子的命名从视觉刺激转化到触觉刺激的命名。
当孩子后来再看到一张狗的图片时,孩子可能会说“湿湿的鼻头、软软的毛”,这里对图片中狗的身体部位(细节)的命名是未经训练可以自发产生的行为。
当后来在没有呈现关于狗的刺激的情况下,我们问孩子“狗怎么叫”,孩子可能会说“汪汪叫”,这里的互动语言也是未经训练可以自发产生的行为。
参考文献
Horne, P. J., & Lowe, C. F. (1996). On the origins of naming and other symbolic behavior.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65, 185-241.
Sidman, M. (1971). Reading and auditory-visual equivalences.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14, 5-13.
Skinner, B. F. (1957). Verb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作者:张茜
审稿校对:胡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