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陪读被拒,老师一句话让这位妈妈转悲为喜

作者:ALSOLIFE 2021-01-11

△ 参加夏令营时上台唱歌的豆豆

 

小编印象中的豆妈快人快语,讲话语速快,逻辑却始终在线;做决定也快,不纠结现在和将来,只要有问题立马解决。豆妈也自言大大咧咧,是个粗线条的女子,这性格放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有利有弊,好处就是,还没来得及痛彻心扉,娃就已经坐在机构的小课桌前上课了;机构干预遇到无法攻克的天花板,立马撤出来倒手就送进了幼儿园;再好的康复老师,孩子已经学会了,也要忍痛放弃。正因为每个阶段都目标明确,所以豆豆的干预一点时间没耽误。

 

在这样一位风驰电掣、追求高效的妈妈手中,豆豆长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小编今天向大家揭晓。

 

1

诊断第二天,豆豆已经在机构学习了

 

豆豆没去医院检查前就有些很明显的谱系特征:没有任何语言和沟通,自己玩自己的,无法控制情绪,大小便也不能自理。

 

2015年,豆妈第一次带孩子去医院,当场就被确诊了。同行的医生朋友也不懂自闭症是个啥,还劝豆妈:“多大点事,多带着出去玩玩就好了。”豆爸也一脸淡定,就像孩子只是得了个感冒,冲个板蓝根喝就能好。多年以后,豆妈受好奇心驱使,提起勇气拿这事问豆爸:“豆豆确诊的时候,你怎么一点点吃惊都没有?”豆爸答:“那又怎样?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啊。”豆妈听后大发感慨:“这是亲爹么,比我心还大。”现在看来,两口子都比较神经大条,很多家庭要经历的崩溃期,他们直接跳过,上了干预的快车道。

 

换家医院再查查,还没进诊室,豆妈就听到医生对一位带着孙女前来问诊的老人说:“你要接受孩子一辈子可能不会管你叫‘爷爷’的现实。”她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下午就带豆豆去机构报了名,想着有差距就练吧。第二天,豆豆的小身影就出现在机构了。

 

“我也想提醒家长,在干预这事上不能有太多人当家。”豆妈叮嘱,“我跟豆爸在孩子的教育上很有默契,豆豆的干预问题基本是我说了算,哪怕我白天做错了,爸爸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反驳我,要等课程结束了,晚上回去再讨论、纠正。”

 

三岁到四岁,豆豆在机构一年,最大的变化是配对和模仿能力的提高,但其他方面并没有明显进步。她还发现豆豆比较抗拒在机构上课,每次上完课再换教室都是哭着进去,一堂课45分钟,光安抚情绪就要10多分钟,真正的干预时间很少。一年后,她带孩子去北大六院看郭延庆教授,郭大夫看完就说,豆豆身上几乎没有干预过的痕迹。

 

“孩子不配合,学再多的东西也出不来。”豆妈说,“新家长在给孩子挑选机构和老师的时候,哪怕少上两节课,也一定要找专业有经验的机构或老师。”

 

孩子干预效果不理想,豆豆妈琢磨着要给儿子换地儿了。

 

 

2

蹦出滑膜炎,果断离开机构进幼儿园

 

真正让豆妈下定决心还是因为儿子的情绪问题一直得不到改善,这对豆豆伤害太大了。

 

原来豆豆每次有情绪,尤其是想要的东西不能立马到手时,都会用蛮力连续不停地蹦高,伴着大哭和哨子般的尖叫。长此以往,左胯骨蹦出了滑膜炎,孩子很受罪。

 

情绪问题是豆妈长期坚持不懈在家里矫正好的。发现豆豆想要东西、情绪没有爆发之前,豆妈的“无影手”会立马拿给他,孩子发现这点后慢慢地不再以哭闹来索取物品,豆妈满足他的间隔也逐渐拉长。比如豆豆最初吃东西不让分割,酸奶一喝就是一大盒。豆妈就买了很多一次性纸杯全倒上酸奶,喝完立马给他下一杯,但就是不给一整盒。发现分开也始终有喝的,豆豆才渐渐把速度放慢。当然,这个见效的过程是漫长的,现在豆妈摸准了儿子的脉,一张手、一抬眼就知道他要干啥。

 

从机构出来快活没两天,豆豆便在妈妈的精心安排下进了一家融合幼儿园,25个孩子里有5个特殊孩子,包括豆豆在内的两名孩子各自配备了陪读老师。这一时期,豆妈的目标是——在幼儿园要开心、坐得住,同时锻炼自理能力。

 

上午在幼儿园,下午去上游戏课,这一年,豆豆进步很大,主动语言增多,自理能力也增强了,尤其学会了自己解大便、擦屁股。这一直是豆豆的弱项,之前他上完厕所提上裤子就跑。豆妈把这个任务拆解放到了桌面上去教,先学折纸,然后学擦盘子里的番茄酱。家里的小熊玩偶也成了豆豆练习擦屁股的对象。如此教了半年才终于学会。等豆豆从幼儿园出来,生活自理基本不用再操心,语言组织能力和理解能力成为要攻克的下个难题。

 

 

这一时段,在持续的断舍离中,陪伴了3年的康复老师也随着豆豆的进步成为记忆。之前没指望过豆豆能上普小,豆妈觉得现在可以拼一把。

 

3

幼小衔接半年,教孩子做个不讨人厌的小朋友

 

进入普小前,豆豆有一年时间做准备。豆妈拆解目标,着重提高儿子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才有了豆豆半年在IN干预,半年上幼小衔接班的经历。

 

豆豆来IN时已经7岁。“进去的时候甜甜老师给做的评估,这是豆豆长这么大第一次有专业、全面、系统的评估。”豆妈说,以前她给豆豆做干预时,有许多自己都意识不到的辅助,比如表情、语气、眼神;有些课题她觉得豆豆已经会了,评估出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儿。所以老师从基础开始,变换不同形式给豆豆练习。每天详细完整的训练记录表也是第一次见到。每天放学,老师会及时发送孩子的日报,每个月还有月报,通过数据对比让家长看到孩子实实在在的进步。

 

“IN老师的态度改变了我以前大概、估摸着做事的心态。家长学习区的氛围也特别浓厚,孩子在里面康复,家长不会无所事事,个个在埋头学习。ALSO特别支持家长自我学习,会不定期派出督导答疑解惑。”豆妈评价。

 

从IN出来,豆豆离那张入学通知书越来越近了。为了让儿子能够适应普校生活,豆妈给豆豆报了幼小衔接幼儿园,并进园陪读了两个月。

 

一陪读才发现,豆豆上课最大的毛病是自言自语、不看黑板、注意力特别短暂。豆妈大刀阔斧,把家里一面墙都改成了黑板,很多桌面教学也移到黑板上进行,豆豆才终于对眼前黑乎乎的东西产生了些许兴趣。

 

幼儿园30多个学生,热情活跃的豆妈把之前豆豆游戏课上学到的一身本领都使出来,每天课间带着豆豆和孩子们疯玩,避免了儿子受其他小朋友的排斥;她还会拜托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叫他们喊豆豆一块上厕所;课间的功夫,会把学生们七扭八歪的课桌和掉在地上没人捡的铅笔橡皮收拾得妥妥当当,幼儿园的老师都自叹不如。可以说,豆妈用自己的细心和小蜜蜂般的勤劳,为豆豆营造出了一个和谐友爱的融合环境。

 

“我去的目的就是给豆豆铺好环境,培养他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我们不说被别人夸学习多好、能力多强,最起码不打扰别人、不讨厌人厌。”豆妈说。

 

这种懂礼貌的好习惯一直伴随豆豆进入小学。在学校里,不管看见门卫、老师、校长,他都会有礼貌地问好。豆豆每天早晚的第一件事和最后一件事也是跟爸爸妈妈道“早安”和“晚安”。

 

4

三次面试,千方百计踏进小学门槛

 

最盼望的时刻来了!

 

第一次面试,老师一下就把豆豆从人堆里挑了出来。

 

“妈妈带你出去旅游过吗?”

 

“去过啊,迪士尼。”(此时回答正常,豆妈每年都会带豆豆出一趟远门旅游,最近一次就去的迪士尼)

 

“还去过哪?”

 

“迪士尼。”(已经招架不住)

 

“你为什么喜欢迪士尼?”

 

……(此处孩子已经答非所问,小嘴吧啦吧啦进入自说自话模式)

 

豆妈只能以实相告,豆豆发育比别人慢一些。果然,等了两天,没能等来入学通知书。

 

几年未雨绸缪就为了孩子能够拥有尽量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不甘心就此落败的豆妈第三天就来了学校,跟教学主任坦诚了豆豆的实际情况。这次谈话,豆妈想跟学校明确:豆豆学习能力比别人差一些,但是个乖巧孩子,性格好,没有伤人和自伤行为,进校绝不会打扰其他同学。而且,在划片范围内,豆豆也应该走进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有了这次深入交谈,豆豆又在未来几天陆续接受了两次学校领导和老师在场的面试。在紧张不安的氛围中,豆豆终于被允许入学,但校方拒绝了豆妈陪读的申请。那颗刚落地的心又提了起来。

 

“豆豆,这是你们的教室,这是厕所、操场……”仅有的几次入校机会,豆妈带着豆豆把全校走了一遍,还拍成照片回去教。她担心,好不容易求来的机会被豆豆两天就造没了可咋整?

 

豆妈也在外围开始为豆豆加分。积极争选家委会成员,热情与班主任沟通。“今天没时间,事情太多了。”入学第一天,年轻的班主任就给豆妈吃了闭门羹。但她还是鼓足勇气,不容老师插嘴说了一连串的话:“豆豆是一个特殊孩子,没有情绪问题,不会攻击别的孩子,上课也会在座位上安坐。但他有一个不好的行为,会自言自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把手食指放嘴上,暗示他保持安静,或者重重地“嗯”一下,他就知道了……”

 

怕孩子打扰到别人,每天上学时在他手背上写上“安静”两个字;每天给老师发微信询问豆豆的情况,忐忑不安地等回复,直到班主任有点不耐烦,跟她说:你等着我找你,不找你就是没问题。孩子整体表现还行,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5

正向鼓励显成效,老师逐渐接纳豆豆

 

好不容易按捺住内心的焦躁,过了一段风平浪静的日子,有一天,老师真的主动找上门来了:“今天上课,豆豆摸小朋友了。”

 

“轰”一声,豆妈听到这句话就蒙了。她一向对豆豆可能影响别人的肢体语言和话语很在意。先跟老师诚恳检讨:“孩子这种行为不好,会好好引导。”当天回来,一问豆豆才知道,是儿子想跟前排的女同学玩,因为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小手摸了人家后背一下,并没有引起其他冲突。搞清楚状况的豆妈先是松了口气,为避免这件小事继续发酵,豆豆妈跟班主任解释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并委婉地建议班主任合理疏解小朋友间的误会,同时可以引导豆豆如何跟同学相处。事后,豆豆的班主任也接受了豆妈的建议。

 

班主任对豆豆最大的改观是在一次看课过程中。坐在后排的豆豆先是主动热情地跟外校来的看课老师,打招呼、自我介绍,但说着说着又自言自语起来。班主任老师这时用上了豆妈教给她的手指放嘴上和“嗯”的方法,豆豆立马意会,小手放好安静下来,整个课堂秩序也进入正轨,惊呆了看课的校领导和老师,对豆豆的班主任大加赞赏。这位年轻的女老师也第一次从豆豆这个特殊小孩的身上找到了成就感。

 

此后,豆妈与豆豆班主任的沟通便顺畅多了,知道豆豆喜欢正面鼓励,班主任也毫不吝啬,隔段时间就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豆豆做得非常好的行为,还会给他发一个小红花,这对豆豆来说是上学中最高兴的事了。

 

 

现在豆豆在班级的生活还比较平静,豆妈也不像最初时那么焦虑了。后面的路还很长,迎接这个小家的挑战还有很多,但豆妈说豆豆入学初期的表现已经超出预期,所以也有足够的信心帮助豆豆走得更顺利。小编曾经向家长分享过小函的故事,在课业跟不上的前提下,小函的父母已经在为女儿的未来做更长远的打算了。

 

“豆豆也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有一天他与普小的节奏相差太远,我考虑过送豆豆去特校,或我自己带他。豆豆虽然理解能力差一些,但我们惊喜地发现了他很多优点,比如喜欢游泳和画画;非常喜欢做蛋糕和打果汁等动手能力强的活动。我和豆爸还商量着以后等他长大了就给他弄一个门脸房,让豆豆做些力所能及事。”豆妈透露,不管前路如何,豆豆还是那个豆豆,父母对他的爱只会加倍,不会减少分毫。

 

文章版权为ALSOLIFE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